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 > 收藏知识

    瓷器的收藏与鉴定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出来的,是我国在世界物质文化史上写下的光辉灿烂的一页,对人类社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因此,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瓷器的祖国和瓷国的光荣称号。
      我国远在新时期时代初期,就创造出丰富多彩,而有独具特点的陶器,它的创造,据推测是受到涂泥的树条筐和外络绳网的葫芦容器被火烧后余下的硬泥壳的启发,逐渐发明成功的,这一推测是由早期陶器筐蓝条纹和绳纹装饰而来的,它在技术上用蓝模涂泥法、泥条卷筑法,双手捏造法.辘轳拉坏法,制成器型,然后用火烧成。早期陶器有彩陶,黑陶、印纹陶,商代的白陶和釉陶。一直延续到今天,陶器们被普通使用。而商代时期出土的白陶和釉陶,则为我国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占发掘的资料来看,我国最早的瓷器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出现,如在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黄釉瓷尊,就呈瓷器的祖型。
    第一节 原始瓷器时期
      原始瓷器的特征,胎体中存在很多裂纹,胎料中杂质多,釉色不稳定。这些特征表现出它原始性,这是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低,条件较差,原料的处理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细的过滤、陶洗、提炼等过程。以后,随着社会主产力的发展,烧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把商周青釉器拿到瓷器发展的全部过程来看,它是处在发生发展阶段。放将这一时期称为原始瓷器时期。
      商代白陶和硬胎釉陶是陶向瓷过渡的第一步。在烧窑过程中,由于柴灰落于器面,恰与器胎含约某科化学成份结合,就自然形成一种有釉陶器,以后经过人工改进,瓷器便产生了。
      在河声安阳小屯和郑州二里岗出土的商代挂釉瓷器残片来看,它的胎质薄,硬度高,胎釉结合紧密,不吸水,烧成温度1000度以上,釉质浅绿色和黄褐色两种,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瓷器,典型器物就是郑州出土的黄釉瓷尊。在西周和汉代遗址或墓葬中,也有灰绿色、酱色釉的瓷器出现,已具有早期青瓷的特征,这一时期是瓷陶并用,而以陶器为主的时期。
    汉代发明釉料,开始将釉料饰以陶器之表面,从外规上看与陶器不同,故不曰陶,而曰瓷,这种所谓瓷器,实际但是带釉的陶器,火度较低,质地粗松。
    第二节 素瓷时期
      三国吴是瓷器正式出现时期、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过度。典型器物是吴永安三年青轴坛,坛身刻有“永安三年......”等二十四个字,这是有绝对年代可考的一件青瓷,
    西晋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又有进珍,这时窑温已达1050度左右。
    隋代历史较短,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中,不过是暂短的,但在白瓷发展中,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隋瓷特点是,胎土细腻、洁白,坯胎坚硬、釉润,白色有时微微闪黄,带一点乳白色,器型平底折边,边的外缘凸起一条边沿,平底处无釉,腹部凸起弦纹。隋代白瓷的烧制,已具备一定水平,白瓷的烧造成功,在我国陶瓷史上有着重大价值,给后来的彩绘瓷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的国势强盛,文化发达,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地出现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瓷窑。这一时期青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白瓷大量生产。北方的河北邢窑与南方的浙江越窑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有“南青”,“北白”之说。代表青瓷发展成就的是南方的越窖青瓷,代表白瓷发展成就的是北方的邢窖白瓷。青瓷较早,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邢窖瓷器,质地坚硬,制作精致,洁白如雪。邢窑白瓷较之隋代白瓷又前进了一步,改变了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在邢窑的白瓷影响下,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烧造白瓷的定窖。以邢窖为代表的白瓷与越窑为代表的青瓷,从此并驾齐驱。唐代著名瓷窑以烧造白瓷为主。民窖则烧制黑釉、黄釉、褐釉、酱釉等瓷器,都具有民间的鲜明符色。汉代的低温釉陶发展到唐代出现了著名的“唐三彩”。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三彩俑,不论是形象的刻划,还是釉色点染,都体现出唐代陶塑艺术的高度水平。其人物形态逼真,姿式优美。马和骆驼的造型,也都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