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银器文化

    中国银器制造工艺介绍

      中国银器的制造除当代之外,不管历史上哪个时期,哪个朝代,不管设立多么庞大的银器制造机构,出产多么精湛的银质器皿,一概采用手工制造方法。手工制造银器是中国的传统特色,数千年来,沿袭至今。作为金属旷体,白银的代学性能比较稳定、硬度小、质地软,密度大,熔点高、传热传电功能极佳,且富有延展性。用锤敲击,可以把它打成比纸还薄的银箔,也可以把它拉成比头发还细的银丝。它还可以和其他金属熔为合金。一船常见的有银铜合金,银钯、铝、铅、锌、锑、锰合金等等。古代被称为“唯全三品”者,指的就是金、银、铜三种矿体。白银居中,它虽没有黄金昂贵,却又比铜料高档。因此用白银制造各种装饰,实用器皿是最佳的选料。
      中国手上打造的银器(模压一次成形的除外)包括饰品和用品,有一歌共性,即:—件一个造型,一种图案;千百件则千百个造形,千百种图案。也就是说,手工操作不是机器扫描,也不是电恼复制,正如书法家写字,“一笔难出两相同”。为了探讨这个过程,笔者近年走访、请教了全国各地十多位花甲以上的高龄银匠,综合众家所云,得出手工制造银器工序繁、难度大的结论。仅各类常用工具——刀、凿、錾、锤等即达400件左右。做一件精密度较高的银器,包括设计、冶炼,提纯、拔丝、压片,治模、造型、切割、锯剪、雕锉、铸錾、缠丝,盘花、錾金、烤蓝、钿翠、镶嵌、锚镀、抛光等数十道工序,上百个过程。凭着—盘炉子一双手,不以极其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付山几十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
    史料记载,制作器皿前一般要把纯银配料中加入7.5%的铜,使其变成银合金,用这银合金制成的器皿打上“纹银”或“足银”的印记,便成为统一的合格的银质质器皿、这里人们不仅要问为什么加入铜的银器成品要打上“纹银”或“足银”的印记呢?这并非造假坑人,这是需要。因为纯银质地太软,难以立身,做成的器皿容易走形,经不起磨擦和碰击.特别是用纯银制成的大小铃铛没有响音,鸟、兽、虫头部的须须没有颤动弹跳之感。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民间银器的纯银含量就很难猜测了。从部分近代藏品实物的表面观察,有的发青,有的发黄、有的发灰、有的发红等。其含量必然悬殊很大,若下采用科学检测手段,说明它们的银含量是属于哪个百分比。但银匠们在实践实践过程中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七灰八红九发青”、七眼子、八窟窿”,均指的是银质成份的含量问题。也就是说七成银是黑色的易出现的小眼眼;八成银是红色的易出现窟窿;九成银看起来略带青色。
    下面概述几种常见的银器制作方法:
    1.备料
       银匠技工有制作银器之前。首先须备一定数量的纯银原料。而后根据需要,再把纯银溶化后配入不等成份的其他金属内,使其变成不同成份含量的合成银,接着再把这些合成银切成条或块,压成叶或片,拉成或粗或细的银丝,作为母胎原料,有待制作时使用。
    2、设计
       设计是银器制造过程的第二步。根据器皿使用对象或订制者的要求予以构思直到成竹在胸,继而根据器皿形态的大小,厚薄轻重、规格、品位、档次、用途等选下母胎原料。再根据器皿表面空间的大小构思出简繁适度、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富有装饰效果的图案,并按照錾花、刀刻、缠丝、镶嵌等不同工艺要求绘出草图,以备制作时使用。
    3、錾花工艺
      錾花工艺是指技工按照预先复制在器皿体面上的图纹虚线,手持錾刀,在一锤一步的敲击下,慢慢向前移动。锤刀过后,器皿体面上便呈现出清晰的有深有浅、有凸有凹、有光有毛的艺术图纹。只有唐代银器才有的錾花和刀刻两种工艺合二为一的独特风格。
    4、刀刻工艺
      刀刻工艺,也叫抢刀工艺。此为技工用某种特制的雕刀,很有技巧、很有分寸、很有功力、极其熟练地在手掌的推动下,在器皿体面上刻划出各种图纹。刀过之后,一道道深浅适宜、平如镜面的闪亮线条便出现在器皿表面,干净利落,生机勃勃,自由流畅,奔放洒脱,给人以柔美明快的感觉。在完成主题图案之后,器皿体面上的空间场地,多采用錾花工艺,打出无数的珠珠点点来烘托主题。其四周边沿部分,也采用了錾花工艺,打出几何图案,使整个主题效果,显得丰满华贵,富丽堂皇。这种工艺唐代民间银器用品上较多见。与此同时,在上述刀刻、錾花两种工艺并存的基础上,另一种单一的刀刻工艺器皿亦很别致,即主题团的空间和边沿不作任何錾刻工艺装饰,全部以刀刻工艺一次完成。如此,更显得朴素大方,简练利索。
    5、花丝工艺
      花丝工艺即当今常说的缠丝、盘丝、掐丝、滚丝等。概而言之,花丝工艺即把各种粗、细、扁、圆的单股或多股的银丝组成图案花纹、焊接装置在银器体面上的一种制作工艺。
    花丝工艺科分为两种,一是体面花丝工艺:按照器皿体型的需要,把选择出来的某种银丝通过焊接手段,固定在器皿体面上,形成艺术效果。
      另一种是平面花丝工艺(也叫错银工艺),即预先按照图纸,把需要的图纹描绘在器皿的体面上,而后以錾挫或刀刻的方法按照描绘在器皿体面上的虚线进行挖沟雕刻。凹陷的沟纹完成之后,再把所需的某种银丝填入沟纹内,焊接牢固,戳平磨光。工序过后,出现在器皿体面上并与器皿体面保持不高不低的平面艺术图纹,叫平面花丝工艺。此种工艺最先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青铜牛形器皿上(即春秋错银铜牛)。战国时期各种平面花丝工艺更是层出不穷,极为普通。后来历代的铜错银、铁错银等多种错银器皿亦屡见不鲜。
    6.镶嵌工艺
      铋嵌工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工艺之一。最早山现在战国。那时的带勾,容器等物体表面常常装饰着珠、玉、松石等,就是采用的镶嵌上艺。镶嵌工艺是把珠、玉、宝石、琥珀、珊瑚等通过某种技艺、镶嵌、固定,装饰在银器体面上。它分单面、多面,满休镶嵌三个形式。
      常见镶嵌技艺有爪镶,包边镶、包角镶等多种手法。
      爪镶是用金属器皿的爪(三爪、四爪或更多的爪)来抓住被镶嵌的珠玉、翡翠等宝物。
      包边镶是用器皿的金属框架,把被镶嵌物的二分之一牢固地装置在器皿体面上。
      包角镶是把要镶的枣核形、三角形或参多角形宝石等,用器皿金属做成的角帽固定起来。
    7.珐琅上艺
      珐琅工艺是把块状的银配原料研成粉末、配以各种色彩,加水调成糊状,置入器皿体面预先用银丝,银片做好的深浅不一之框格沟槽内,然后加以烧烤,使之和器皿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经磨平、抛光处理,构成极具艺术效果的装饰工艺。蓝料,实际上叫银蓝料,它只能和银质金属结合。其他介属的体面上,若不镀上一层厚厚的银料,银蓝料则不予结合。硅琅工艺银质器皿,中原民众称之为“景泰蓝银生活”或“发蓝银生活”(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琳琅银生活),如珐琅戒指,珐琅耳环;、珐琅银锁等。珐琅工艺多以单色、双色、五色或更多的色彩混合烧制。其成品绚丽多彩,光辉照人。
    8.钿翠工艺
      钿翠工艺的原料,并非是绿宝石或翡辈的粉末,而是深山老林清水之畔觅鱼而食的一种翠鸟之羽乇。所谓钿翠是先朝艺人把翠乌身上的羽毛整理来,平贴住薄纸上,按照被镶嵌器皿的图纹线路,把剪好的翠毛粘贴在上面,形成翠绿色的艺术效果。真正的钿翠工艺由于原料来源所限,清未至今的各类银器体面上多已不复存在,基本上已绝迹。市场上出现钿翠工艺器物,多是用一种特制的很像翠毛的翠纸,经过处理,取而代之的。其虽非正宗,但亦鲜艳美丽,光彩夺同,逗人喜爱。
    9.鎏余工艺
      银器体面上为什么要鎏金呢?其一是黄金比白银贵重。白银器皿体面上鎏上一层黄金,直观上就起了质的变化。白银器皿就成了黄金器皿,摇身一变,身价、地位便上升了一个档次,显示了金碧辉煌的高雅风采。其二是使用纯白银做的银器皿很少,大部分都是银合金的产物。这种银合金,在自然界中极易硫化发黑。常说“金赤、铜绿、银发黑”,就是这个道里。如若把它的体面鎏上一层金,就等于涂上了一层保护膜。从而且具备了抗硫化的能力,提高了耐磨度,延长了使用寿命。黄金的化学元素,易和水银(汞)溶合在一起,二者一经结合,就会变成浓水稀汤样的黄色液体。这种液体滚流在白银器物体面上,一经加热,水银就会蒸发,一层金光闪闪的黄金便留在了银器体面上,这一过程就叫作鎏金工艺。另外,还有包金、贴金、泥金、描金、查金埠多种,均属类似性质,故不一一介绍。
      鎏金工艺,在中国早期的铜器、银器体面上早有运用,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工艺之一。世代传承,沿川至今。
    除以上所述,尚有诸多如模压、錾刻、浇铸、浮雕等装饰工艺,此处均不作详细陈述,仅列部分实物图片,供读者观赏了解。